已满l8点此进入甸医院网站_成品免费网站wm.入口尿尿大全 _伊甸大象2024新地扯一二最新

详情
【先进典型】周永开: 岁月易老  初心如磐
录入时间:2021-07-16 14:17

【先进典型】周永开:

岁月易老  初心如磐

 

       为增强全校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激励教职工在对标先进中坚守初心使命、勇于担当作为,奋力开启我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本期推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同志先进事迹。

 

 

       周永开,男,汉族,1928年3月生,1945年8月入党,四川巴中人,原达县地委副书记。一生追随党、赤诚为人民。解放前,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。新中国成立后,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,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、脱贫攻坚、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,是群众心中的“草鞋书记”。离休后带领群众植树造林,在当地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被亲切地称为“周老革命”。曾荣获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”等称号。

       我们要学习他政治坚定、信党爱党,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,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,一生信仰党、追随党,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;要学习他牢记宗旨、心系群众,坚守人民立场,同群众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真心实意解民忧、纾民困、暖民心,用自己的辛勤工作换来百姓的幸福生活;要学习他苦干实干、担当奉献,无论身在哪个地方、哪个岗位,始终保持对事业的执着,爱岗敬业、默默付出,以实际行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;要学习他严于律己、艰苦朴素,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,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后,建设好家风、传承好家教,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,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。

       “共产党员只能退职,不能退休。”这是曾任四川达县地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的周永开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       “因为田坎跑得多,老百姓都喊我草鞋书记。”忆起往事,周永开开怀大笑。离休后如何再为老百姓做点事?他把目光投向花萼山,护林4万余亩,种植清风林1300亩;带动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,大伙儿不仅脱了贫,而且致了富;扶贫帮困助学,在母校设立“共产主义奖学金”,奖励师生近400人……

★余热生辉,献给深山满眼绿 ★

       花萼山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,被誉为大巴山动植物基因库。“因为穷,当地人把树砍掉当柴烧,开荒种粮,生态破坏严重。”1993年11月的一天,周永开首次上山,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,在山上搞旅游的幻想瞬间破灭。

      “要把绿色还给大山。”第二年,他花费数万元积蓄购买了一批树苗,在山上租了两间茅草房,带着两位退休干部踏上保护花萼山的征程。

       1995年初,为了对山上冬季资源再一次摸底,他带着一名向导徒步穿越花萼山,途经国家梁、小窝凼等险要之地,不小心深陷在积雪中动弹不得,经过紧急抢救才苏醒过来。“我找拐杖准备下床时,感觉杖底与以前不一样,提起看,多了一颗防滑铁钉。”谈起这件事,周永开依然激动,“那些年,我的19根拐杖上都有老百姓悄悄钉上的防滑钉。”

       “莫砍树,不打猎,为了子孙后代要保护好山林。”周永开走遍花萼山11个乡镇30多个村,苦口婆心宣传。山上条件艰苦,巡山一整天,饿了吃干粮,渴了喝山泉,晚上只能睡在垫着棉絮的木板上。在他带领下,项能奎等5位村民成为义务护林员。

       周永开的苦心有了回报,村民自发造林上百亩,林业部门在花萼山实施公益林项目,这些山林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清风林。20多年来,周永开护林4万余亩,种植清风林1300亩,花萼山在2007年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

       “1995年有一阵,周书记三天两头找我们开会,商量发展山木药材。”时任花萼山项家坪村文书的项尔方回忆。在保护环境基础上,周永开帮助群众发展起绿色经济。

花萼山的野生萼贝品质一流,能否人工种植?周永开买来种子,找到村民李如银:“老李,你先试种。我联系了一家中药材种植基地,你去学,费用不用操心。”如今的项家坪村,成立了川映萼贝专业合作社,萼贝年产值数百万元。

 

★ 铭记党恩,积善成德铸大爱 ★

       2000年的项家坪村,还没有一个高中生。一天,周永开找到村党支部书记项尔方:“我们定向培养几个娃娃,帮助他们走出去。”最终,他选定7名学生,并联系爱心人士定向帮扶。对此,护林员蒋大超感激有加,现在,他的两个子女一个在万源纪委工作,一个在万源三中教书。

       在周永开看来,捐资助学绝不仅仅是做好事,“这是培养我们事业接班人的大事”。一个六岁娃,父母打工时去世。看到孩子无依无靠,这个在反动派白色恐怖中眉头都不皱的铁汉,忍不住泪湿衣襟。“孩子的生活我来照顾!”一句带着党性温暖的话语,如同一盏明灯,点亮了孩子的人生。周永开还在母校巴中市巴州区奇章中学、化成小学倡导设立“共产主义奖学金”,先后奖励师生近400人。

       在守山护林的岁月里,周永开经常动员亲戚朋友为贫困户捐款捐物,然后请人背上山,挨家挨户发送。村民蒋大杰说:“周书记送了好几套衣服给我们,我们也学‘老革命’,拿了两套送给了更困难的人。”看到特别困难的家庭,周永开便自己掏钱,这家给50元、那家给100元,早已数不清给了多少次。

       “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。有了这种传承,才使得巴渠人民,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加清楚地了解过去,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”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,周永开发起组织“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”联谊会,将川东北12所具有“红色基因”的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,至今已举办联谊会15次。他还以这些学校的史实为蓝本,组织拍摄了《巴山教魂》电视教育专题片,编纂了《热血》系列丛书,成为全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读本。

 

★ 节劲凌霜,清廉本色筑家风 ★

       迄今,周永开还住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分配的住房里,家具已经非常老旧。“其实,爷爷是有机会换房的。”孙女周婧回忆,2005年,达州市纪委集资建房,论资历和职级,周永开可以第一个选。“爷爷说,我退出,年轻同志就有机会。”有儿女提议把选房资格让给自己,被周永开狠狠批评了一顿:“你又不是我们单位的!”对于这样“倔强”的做法,家人早已习以为常。

       组织拟提拔老伴儿,他说,能力不够,群众会有意见;组织要提拔儿子,他说,还年轻再锻炼锻炼。至于孙辈,他更是顾不上,甚至见面都少。“小时候很少见到爷爷,只知道他做好事去了。长大后,看到乡亲们那么尊敬爷爷,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。”周婧说。为正家风,周永开别出心裁搞了个“家魂奖”。考试内容很特别,不是技能才艺,而是一年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。

       周永开还积极发挥余热,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上党课,用红色文化为大家凝心铸魂。他常教育纪检监察干部说,“作为党章的忠实维护者,我们应该率先做到对党忠诚、清正廉洁、敢于担当。”

       老去的是岁月,不变的是信仰。“一直到死,争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。”这是周永开的初心,更是毕生的追求。如今,他还不时梦回花萼山,那里野生腊梅连片成林,隆冬季节傲霜斗雪。

 

来源共产党员网

编辑党办

专题栏目
学术团队
人物风采
中医文化
媒体报道
九江市| 江门市| 怀化市| 西和县| 图们市| 开平市| 民乐县| 绵阳市| 孝昌县| 新沂市|